- 乌兰牧骑来到北京航天城慰问演出,这份
- 2018山东省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将在泰安举
- 余干《今日黄港》自筹经费开展“欢乐乡
- 人民大会堂元旦期间演出看看那场你喜欢
- 平阴县文广新局:组织开展基层综合性文
- 民间剧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越剧在绍兴有
- 国内实景演出数不胜数,但是知名的不多
- 演出行业莫忽视小城青年
- 24部新创大戏集中亮相山东文化艺术节
- 菏泽首届激光水幕电影兼璀璨花灯兼国际
30多年过去,来华演出的海外艺人更懂中国了?
1985年4月10日,英国乐队Wham!在北京工体举办演唱会,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来华演出的西方大牌乐队。
那场演出上,观众被要求始终坐在座位上,像听音乐会一样欣赏摇滚乐演出,还把乐队跟着鼓点打拍子的互动方式误解为要掌声,事后,乐队成员抱怨中国观众不够热情。而Wham!也按照要求较正常水准调低了音量。英国大使馆后来在一份报告中这样描述这场演出:“无论中国观众还是Wham!都不大懂,在做一件完全超越各自经验的事时,需要如何表现。”
歌手郭峰、崔健被这场演出深深震撼,33年过去,观众看海外艺人演出,已经像看场电影般稀松平常。8月被认为是演出业淡季,海外艺人却扎堆今年8月,10天内就能有3组海外艺人在北京举办演出。
(Wham!乐队1985年在中国)
到今天,我们已经完全有能力筹办并消费一场海外艺人演出,但我们对音乐的消费方式、海外艺人对中国市场的理解真的已经成熟?这块市场究竟在发生着什么?今年8月,我们机缘巧合在结实了本期的电台嘉宾Jason,跟他聊聊海外艺人来华演出的一些事儿。
“打口碟”打开的是第一波欧美音乐进入中国的窗口
真正被视为欧美流行乐进入中国的窗口的,是兴起于1992年左右的“打口碟”市场。当时汕头因制造业发展急需大量塑料原材料,被欧美市场认为已经“销毁(即打口)”的“正版”唱片以“洋垃圾”的名义进口到中国,从香港到广州再进入北京,而后逐渐在全国流行。
“打口碟”上的歌手主要来自于五大唱片公司,都是欧美最主流的音乐人。当时全民经过的80年代的反思、人性启蒙后,开始主动向港台与欧美文化靠拢,“打口碟”也成为一代青年的重要精神食粮。
- 2024-05-11北京演艺集团第十届“五月演出季”如约
- 2024-05-11临夏州赴天水市开展文艺演出暨文旅推介
- 2024-04-18淄博大剧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
- 2024-04-182024中国(天津)演出交易会开幕